top of page
”幕後記事“
曲折離奇電子琴
要找到符合特定時期的舊式電子琴,真的比想像中還難!那段時間,幾乎天天掛在拍賣網站上查,還不停地跟賣家訊息往返,問型號、問外觀、問狀態,真的是翻遍網路也找不到完全符合的琴。還好策展人不僅提供了不少專業知識,還熱心地向音樂圈的朋友幫忙打聽,大家一起追著這個目標跑。
最後,總算功夫不負苦心人,讓我們找到了一台年份對、外觀漂亮、價格也合理的二手琴。那天,有個團隊夥伴正好要南下出差,還特地繞路去幫忙把琴帶回展場。展覽結束後,因為館方庫房實在放不下更多樂器,我們又不忍心把這麼好的一台老琴丟掉,只好趕緊上當地交流社群找有緣人。結果,終於找到了同好,琴有了新家,我們也鬆了一口氣,真是太好了!
教 Ai 學唱歌
AI生討時間與文化的交融,呈現過去的歷史如何影響當下,並形塑未來的樣貌。展覽透過9個單元,以原住民族的日常器物、服飾與祭儀為敘事主軸,展現傳統與現代生活的緊密聯繫,最終聚焦於當代原住民族所面臨的議題與挑戰。
因為沒有公開版權的歌唱畫面可以用,我只好自己上場,對著相機無聲地假唱〈望春風〉,錄下動態素材給AI參考。剛開始錄的時候,我面對鏡頭整個人僵硬得不行,生成出來的影像也像木偶一樣呆板。有一次,我頭轉得太大力,結果AI生成的畫面動作誇張到像在演歌劇!後來才慢慢摸索出一點竅門,發現開嘴幅度太小AI會抓不到動作,只能誇張地用力表演,讓表情放到最大。
每次團隊看到我的素材影片時,都笑得合不攏嘴,尤其是那些誇張失誤的片段,簡直成了我們的娛樂片。最後經過不斷篩選和修正,這支AI影片終於完成了。雖然過程曲折又搞笑,但看到成果出來的那一刻,真的覺得一切都很值得!
bottom of page